第164章 准备修建书院-《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2/3)页

    “这?”

    郭安一愣,直接问道:“要是拼家境,微臣与殿下相比,才是不值一提。

    殿下之父可是当今皇帝陛下,殿下之岳丈还是中山王,殿下的几位儒家夫子更是当今儒家大儒,微臣自是远远不及矣。”

    “……”

    朱棣一怔,随后便神色莫名的看向郭安,“郭卿,咱儿时自是有几位老师。

    但那几位,郭卿也知,一位乃五经师,还有一位乃是诚意伯,均已过世。

    至于……”

    说着,朱棣想起什么,不由眼睛一亮。

    “说来,本王儿时还真有一位老师,从陕西省学官升任翰林院侍读,被父皇特意指派为咱老师……”

    郭安顿时满脸喜色的看向朱棣,“敢问殿下,不知那位大儒现居何职?年岁多大?

    殿下有此老师,便是我燕王府之福。

    微臣一会便令那些工匠们给殿下完完整整制造六种不同规格的老花镜,再用玻璃制造出一些茶具,玻璃镜。

    由殿下派人交给那位大儒,相信以殿下的关系,定能将那位大儒请来?

    如若那位大儒因官职不能来此,殿下可请那位大儒去邀请几个大儒,又或者派遣几个学生前来……”

    郭安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等到再次看向朱棣之时,却是看到朱棣的脸色越来越尴尬,下意识停了下来。

    “殿下,可是出了何事?”

    一旁,朱复也是一脸好奇的看向朱棣。

    朱棣微微叹息一声,有些尴尬道:“咱那位老师不喜做官,已经告老还乡了。”

    郭安一喜,“殿下,这不是正好?

    殿下,您还可写信告知那位大儒,只要他前来,殿下可以盖上一座一百亩大的书院,还会专门建造一座六层楼高的藏书阁,收集天下典籍,都放在藏书阁内,随意由那位大儒观看。

    另外,要是那位大儒愿意,我燕王府还可供他著书立传。”

    朱棣眼睛一瞪,“建造一百亩大的书院,还建造六层楼高的藏书阁,郭卿这是想要掏空本王的燕王府?”

    郭安微微拱了拱手,一脸自若,“殿下莫急,区区一百亩大的书院而已,最好耗费十多万两银子而已。

    这点银子,相比书院日后的回报,完全不值一提。”

    朱棣再次说道:“书院是不值一提,但是六层高的藏书阁,郭卿可知需要多少本书才能放满?仅仅这些书籍,没有数十万两银子,根本难以凑齐。”

    郭安道:“还请殿下放心,绝对不需那么多的银子。”

    说着,突然反应过来,连忙满脸好奇的看向朱棣,“殿下莫要打岔,不知殿下那位老师为哪位大儒,现如今首要之事,还是将那位大儒请来。

    只要有了大儒,什么事都好办。而要是没有大儒,殿下,那书院只能靠殿下了……”

    朱棣脸色微僵,随即便恢复正常,连连摇头:“本王那位老师已经归隐山田,为南方人士,怎会来北平?”

    郭安仍是不放弃,继续谏言道:“殿下,不论如何,您都得邀请一下那位大儒。

    要不然,天下官员与士林如何看待殿下?”

    朱棣长长出了一口气,有些恼怒,“好啦,好啦,此事咱知晓,就不用郭卿来一个劲的催。”

    郭安讪笑道:“殿下恕罪,微臣只是第一次听到殿下还有遗落民间的老师,有些兴奋难耐,恨不得立即就去将那位大儒邀请来北平府。”

    一旁的朱复倒是看出些门道来,开口提议道:“殿下,要是按照郭长史所言,一座一百亩的书院,仅仅一两位大儒完全不足。

    不若还请殿下与郭长史、道衍法师等人,各自邀请一些大儒前来?”

    郭安连忙说道:“无需如此,无需如此。殿下,郭长史,我书院最多都是教导一些儿童启蒙,读书识字而已。

    就不必请那么多大儒了,要不然大儒天天争吵不休,又或者那些读书人一天天都只顾着去科举,没了给燕王府效力的心思,那便不好了。”

    朱棣不由露出一丝淡笑,“郭卿所言有误,咱建造书院,只是为了教化我燕王府百姓而来,怎会有那般功利心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