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算了。”李乾无奈摆摆手。 蔡京府上的管事那么牛笔哄哄,那么不是人,都没强踹人家的门,要是自己让吕布去踹了,岂不是说明自己比蔡京更不堪? 不过他除了无奈之外,还有几分担忧。 果然和李乾想的不错,以包拯的性格,他根本就不会甩蔡京那些人。 可蔡京那边怎么办?他的会试要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眼睁睁地看着他落榜? 李乾知道,若包拯这种人都在当朝权贵的打压下,被迫落第,那天下间敢于直言的正直之人将会越来越少。 大家都知道,保持正直,就会被打压,而谄媚逢迎,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时间一长,人们会如何选择也就知道了。 到时候一代又一代,敢于直言的人都被打压下去,爬上来的就都是些只会无耻钻营的人了。 皇帝身边都是这种货色,这不是亡国的先兆是什么? 他幽幽叹了口气,包拯只是一个缩影,或者说一个代表性人物。 李乾觉得,自己必须要保住这些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人。 “拜访不到便回去吧。” 颜真卿在一旁感慨地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仿佛受到了什么刺激和启发:“同是解元,这位包兄就如此勤奋,会试在即也丝毫不急躁,而是独自在房中温书。” “倒是我,近来却有些松懈了。” 他摇头感慨道:“实在不应该啊,还是应当速速回去温书才对。” 郑冠也被激起了奋斗心:“你们两个解元都如此,那我就更不能落下了!” 他现在已经有了中试的希望,自然要重视起来。 李乾有些傻眼,只得也跟着干笑道:“既然你们都这样,那我也要回去温书,打磨文章了,等三年之后再考。” ~~ 另一边,气冲冲回去的蔡府管事向蔡京蔡大人禀报了这事儿。 蔡府,书房中,管事本以为蔡京会怒气冲冲,直接把那不知死活的混账黑小子直接“封杀”掉。 可没想到,蔡京只是挥了挥手,说了句知道了,就没了下文。 管事自然不敢质问自家老爷,躬了躬身子便自行告辞。 待他离开后,脸色发黑的宋乔年豁然站起身,怒气冲冲地来回踱步道:“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这些举人们当真是太无法无天了,真以为考上了举人,就能上天了吗?” 他砰砰地拍着侧方的四角长方红木桌,忍不住怒道:“这个包拯、颜真卿,还有那个叫郑冠的,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滚回老家种地吧!” “连举人的功名都不给他们留!” 革除举人的功名,礼部确实有这个权力。 蔡京沉默了片刻,缓缓叹了口气:“不要这么冲动,仙民。” “会试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自然要公平公正,岂有借此打压异己,培植党羽的道理?” 宋乔年被噎了一下,面色如吃了个死老鼠一般,但还是拱手道:“下官知道了。” 蔡京摇摇头,站起身来:“会试确确实实该提上章程了,今日老夫就进宫一趟。” 宋乔年这才一喜:“大人出马,必定马到成功。” 蔡京轻轻摇摇头,对书房外的仆从喊道:“备轿。” “是,老爷。”仆从的高喊声传来,随即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远去…… 之前严嵩、和珅在的时候,蔡京进宫的次数还要多一点。 可如今这两货都走了,蔡京先是和秦桧摆开架势打了次对台,近来又和皇帝陛下暗戳戳地杠了一次,两边都有了矛盾,所以进宫的次数便少了很多。 这次他入宫,也不是为了找秦桧或者李乾的,而是去了尚书省,礼部。 蔡大人身着绯色官袍,头戴一顶厚厚的乌帽,身上还披着一件赤红色的貂裘大氅,顶着风,来到了礼部衙门之外。 其实要说冷,也算不得最冷的时候,而且京城这边的风也不是很大。 而且按理说肥胖的人有脂肪御寒,不怎么怕冷。 只不过蔡大人的情况特殊,身子骨儿比较虚,所以能多裹的话,就尽量多裹一件儿。 会试虽然只有一处考场,但其麻烦程度却要比乡试多得多。 所以从会试的前几个月开始,礼部就要陷入连轴转的日子,日日不休,996见了都要流泪。 所以,当蔡京蔡大人踏入礼部的衙门时,来来往往、神色匆匆的书吏竟无一人注意到他。 跟在蔡京身后的一个吏员面露不满之色,就要开口,但却被蔡京及时制止。 直到两人快走到楼梯口时,才有人注意到他们俩,这才有惊呼从人群中传来。 “蔡大人?” “蔡朝端?” 一声声惊呼从诸多礼部吏员口中传来,随后这些人纷纷见礼,而且这边的惊呼声似乎也惊动了其他在值房中的官员,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向着这边赶来。 蔡京对他们和善一笑,有些无奈地开口道:“何必如此见外?” “咱们礼部这阵子最忙,我本来想悄悄进去,不打扰你们,这些繁杂礼节就算了吧。” 礼部左侍郎司马光今日也刚好在衙,正跑出来时就听到蔡京这么一嘴,心中顿时无语起来。 您老穿的像个大红蛤蟆,从衙门里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这能叫悄悄进去?就这样谁看不到您? 不过虽然这么想,他还是快步上前,拱手到:“下官见过蔡大人。” “不必多礼。”蔡京笑呵呵地托起他的手:“今日我来找大宗伯有事相商,你们忙你们的就行。” “都回去吧,都回去吧!” 第(3/3)页